第7文学

第7文学>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81章 这是妖术之摧枯拉朽(第4页)

第781章 这是妖术之摧枯拉朽(第4页)

而征蜀军战死六百四十二人(多为火箭袭击初期未能及时躲避者,及最后短兵相接阶段与少数顽抗之敌搏杀时阵亡)。

负伤一百余人(多为火箭灼伤、爆炸飞溅物造成的轻伤,少数为近战轻伤)。

一场辉煌的、近乎完美的反伏击歼灭战!战损比之悬殊,足以载入史册!

……

张巡站在一处巨大的爆炸坑边缘。

这个坑直径近三丈,深达五尺,边缘的泥土被高温灼烧得焦黑板结,如同陶器。

坑底积着浑浊的血水和泥浆,散落着破碎的甲片、烧焦的布缕和难以辨认的残骸。

他俯下身,捻起一撮坑边的泥土,那泥土混合着暗红的血渍、黑色的火药残渣和细碎的铁砂。

指尖传来残留的灼热感,刺鼻的硝烟味、血腥味和一种奇特的焦糊味(那是被瞬间气化的有机物)直冲鼻腔。

他眉头紧锁,仔细感受着这来自地狱的“馈赠”。

天工大匠张润平,像个兴奋的孩子,不顾年迈,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爆炸点附近穿梭。

他拿着炭笔和小本子,飞快地记录着:“坑径三丈一尺……深五尺……冲击波呈扇面,有效杀伤半径……嗯,五十步!铁砂嵌入树干最深者达两寸……连发装置触发率……完美!九十七枚哑火!还算好!”

他激动地记录着,连耳朵里残留的嗡鸣都顾不上了。

但当他靠近一个炸点中心时,脚下被半截焦黑的藤甲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张主管,”张巡低沉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冷硬质感,打断了张润平的亢奋。

他走到张润平身边,目光落在那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数据的本子上,又扫过眼前这片惨烈的焦土。

“此物威力,已足可惊神泣鬼,屠城灭军亦非难事。然其声威,过于骇人,几近‘天罚’。善用则为护国神兵,开疆辟土;滥用,恐伤天和,易引鬼神之忌,亦必招致天下恐慌,群起攻之。”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后续改良,当思虑其隐秘性与可控性。声光之威,能否收敛?触发方式,可否更精妙、更防误触?”

张润平脸上的兴奋稍敛,郑重地点点头:“大将军所言极是!此物确乃双刃之器。声光之控……或可调整火药配比,添加抑烟减声之物?触发……嗯,需更精巧的机括……”他陷入了技术性的沉思。

张巡的目光,越过这片修罗场,投向远方利州城模糊的轮廓。

那里,是溃兵逃去的终点——利州城。

“此战虽胜,斩敌两万多,溃敌数万。然利州坚城未下,利质朴守军主力尚存,此‘地火惊雷’之秘,”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深深的忧虑,“能守多久?今日之败,敌军虽不知其详,然此惊天动地之威,必已震动四方。异域番邦、江湖奇人……恐皆闻风而动。此物一出,天下……将再无宁日。”

,!

一丝凝重如山的隐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沉沉闪过。

他知道,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只是征蜀之役的序幕。

更残酷的攻城战,更狡猾的对手还在前方等着他和他的征蜀军。

营地的余烬在微凉的晨风中明灭不定,映照着士兵们疲惫而坚毅的脸庞,也映照着远方利州城头隐约可见的、因溃兵涌入而显得更加森严和慌乱的戒备。

胜利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但那旗帜之下,暗流汹涌,新的风暴已在悄然汇聚。

……

……

三月的尾巴尖儿,死死钩住了利州城。

山雨欲来的沉重,如同浸透了水的厚棉被,沉甸甸地压在每一寸空气上,压得人喘不过气。

白日里,大军调动掀起的黄龙早已尘埃落定,此刻的利州城,像一头被抽干了力气的洪荒巨兽,匍匐在巍峨秦岭投下的巨大阴影里,陷入死寂的沉眠。

梆子声,零落得如同垂死之人的最后喘息,“梆——梆梆”,每一下都敲在紧绷的神经末梢上,反衬得周遭是更深、更广、更令人心悸的沉寂。

天幕低垂,浓得化不开的墨色里,仅有的几颗疏星挣扎着,吝啬地透下惨淡微光,勉强勾勒出城郭屋宇黑沉沉的、如怪兽獠牙般的轮廓。

街道巷陌,则彻底沦陷在深不见底的墨池之中,仿佛随时会吞噬一切敢于踏入的光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