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文学

第7文学>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77章 消失的探子和斥候(第5页)

第777章 消失的探子和斥候(第5页)

他深吸一口气,快速而清晰地复述了利州方向情报链彻底中断的异常情况,以及他基于专业经验做出的判断:“……信号断绝,道路封锁。此等规模的静默与封锁,绝非利州区区一州之力所能为,更非其惯常坚壁清野、据城死守的保守作风!其中必有重大变故!”

话音未落,那位身材魁梧如铁塔、脸上带着一道狰狞刀疤的骑军都尉王铁山便忍不住开口,声若洪钟,带着毫不掩饰的疑惑:“赵将军!你这话俺老王听着就有点玄乎!利州满打满算兵力不过万,还多是两条腿的步卒,骑军拢共也就那么小猫三两只!就算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倾巢而出,在野外,怎敢与我征蜀铁骑正面抗衡?小股贼兵袭扰劫粮,俺信!大军伏击?哈!那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吗?拿鸡蛋碰石头!”

他粗犷的话语引起周围几位同样以勇猛着称的将领低声附和,空气中弥漫开一丝对利州守军根深蒂固的轻蔑。

张巡并未立刻反驳,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沉默片刻,让王铁山的话语在空气中发酵,也让那份轻敌的情绪暴露得更彻底。

,!

然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杂音:“王都尉所言,正是此事的诡异之处。除非…”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锐利,仿佛要刺破眼前的虚空,“除非利州并非孤军奋战!他们有了我们尚未知晓的强援!所以才有胆量,也有能力出动大军,彻底封锁通往我军的要道,意图隐匿行踪,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而不良府每日必报平安的硬性规定,恰恰如同警铃,暴露了他们的封锁动作,暴露了这欲盖弥彰的阴谋!”

“强援?!”王铁山等将领脸色微变,互相交换着惊疑的眼神。

赵小营眼中却是精光爆射,思路瞬间被点通,仿佛一道闪电划破迷雾!

他猛地抬头,脱口而出:“大将军英明!卑职愚钝,此刻豁然开朗!您的意思是,前方某处精心选择的险要之地——很可能就在利州军认为我们必经之路上——正埋伏着利州守军与其援兵的主力!”

“他们封锁道路,一箭双雕:一是为了彻底断绝我军情报来源,让我们变成瞎子聋子;二是为了确保我军按他们预想的路线和时间,毫无防备地踏入那个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这静默,本身就是进攻的号角!”

张巡赞许地看了赵小营一眼,这个年轻人的思维敏捷和情报素养确实不凡,一点即透。

然而,他脸上的赞赏之色瞬间被更深的凝重取代,如同乌云重新遮蔽了阳光。

他环视众将,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和提醒:“然则!诸位切记,这一切推断,都建立在一个极其关键的前提之上——那就是不良府的每日百里报信铁律,绝无错漏!”

“利州的探子们确实是因为道路被大军封锁、无法送出消息而‘失声’,而非其他原因,比如被一网打尽、或是内部出了叛徒!更重要的是,”

张巡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王铁山等人,“截至目前,我们派出的所有明哨探马,反复搜索,并未发现任何敌军大部队的踪迹!这‘空城计’的背后,究竟是暗藏杀机的埋伏,还是故弄玄虚的疑兵之计?尚需实证!没有铁证之前,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是致命的!”

将领们面面相觑,神情复杂。

李固等谨慎派点头认同张巡的分析,觉得这才是老成谋国之道。

而王铁山等勇将派则眉头紧锁,觉得大将军未免过于谨慎,甚至有些多虑了,利州哪来的强援?

就算有,又怎敢在野战中挑战朝廷精锐?疑虑的种子,伴随着远方山峦投下的越来越长的阴影,在部分将领心中悄然滋生、蔓延。

……

……

与此同时,在利州主城北面约十里处,一座地势险峻、视野极其开阔的山顶密林中。

不良府蜀地方向分部主管于天丰,正伏在一块冰冷、长满青苔的巨石之后。

他年约四旬,面容原本就因常年劳心而显得瘦削,此刻却因极度的焦虑、愤怒和巨大的压力而扭曲得近乎狰狞。

汗水如同小溪般从他额角、鬓边滚落,浸透了他深色的劲装,紧贴在冰凉的后背上,带来一阵阵寒意。

他手中紧握着一支单筒黄铜望远镜,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失去了血色,显得苍白而僵硬。

透过那冰凉的镜片,他清晰地看到山脚下那处隐蔽的山坳中,四名穿着平民粗布衣裳、但动作矫健如狸猫的信使,正利用岩石和灌木的掩护,小心翼翼地潜行。

他们是于天丰手下最后的、也是最有经验的信鸽。

然而,噩梦再次重演!

一队身着利州军服、披着轻甲、剽悍异常的骑兵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饿狼,毫无征兆地从侧翼密林中旋风般冲出!

马蹄踏碎枯枝败叶,发出死亡的鼓点!雪亮的马刀在阳光下划出刺目的寒光,精准而狠辣!

几支劲矢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瞬息即至!

“不…!”于天丰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嘶吼。

山坳下,四名信使虽反应极快,拔刀格挡、翻滚躲避,展现出精湛的搏杀技巧,但在绝对的数量和骑兵的冲击力面前,个人的勇武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