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和你李子冀没有关系。
你只要用心修行,在这五年时间里踏足六境,进而触碰七境,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是抛却一切之后,剩下的最理智,最冷静的做法。
李子冀看着道子,他其实与道子之间的交流是很少的,但每一次回想起来,都能够感受到的道子观点之中的绝对冷静和疯狂。
“我不是儒修,但也不想蒙尘。”
他如此说道。
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在意,寻一处僻静优美的好地方,然后用整个圣朝乃至整个天下提供的资源修行入六境,那固然极好。
却不是他的作风。
而且,修行这种事情,也不是说只需要闭关就能有提升的,否则天下争端何必那么多?
只有真正的参与到某些事情里,去争,去对峙,去守护,去经历,然后从这些经历之中得到某些成长,唯有如此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如画圣那般永不下山,永不经历的人,毕竟太少太少。
那也不适合李子冀的道路。
从新历三十一年冬到现在,回想起来李子冀所经历的种种事情何其之多?
若是没有这些经历,他只是安安静静的在南林巷,在三千院修行到如今,是否还能入五境,是否还能够领悟万剑一呢?
答案应该很显然。
这五年不应该是一味的闭关,最起码李子冀自己有一件很想做的事情。
杀君上。
他和君上之间,如今看来好似亦敌亦友,宛若彼此惺惺相惜的对手,如果因为某件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双方碰面,李子冀甚至能够如通幽之地那般坐下来与其平静交谈。
但他对君上的杀意其实从未淡过。
从当初君上杀死兵奴开始,两个人之间的恩怨就注定不可化解。
而如今异教之主承诺五年内不开启割草,天下势力意见归一,唯有北海依然保持着强硬的反对态度,李子冀之所以担忧儒山,问题也是出在君上的身上。
这位强大,霸道,不择手段且野心勃勃的北海未来君王,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让人觉得惊讶。
而且,北海的存在,总归是一种隐患。
李子冀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道子似乎对李子冀如此的回答并不感到惊讶,他对李子冀很了解,事实上道子对于任何人都很了解,会得到如此的回答,当然没什么好意外的。
何况,他也不认为什么也不做,寻一清幽之地潜心修行五年后,就能真的触及到第七境。
总归是需要机遇的。
“菩提山顶有一棵树。”
道子看着李子冀,道:“如果你自觉距离六境很近,可以来菩提山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