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文学

第7文学>代晋 > 第一三九六章 莫测二合一(第2页)

第一三九六章 莫测二合一(第2页)

具体援助物资有,两批量粮草共十五万石。光是这么多粮草,便足够慕容德的兵马支撑四五个月之久。更何况滑台之地乃豫北粮食产区,关东虽战乱,但魏军未能过河滋扰,故而粮食生产并未遭到打扰。又有了这么多粮食的援助,军民粮食保障基本无虞。

除了粮草之外,李徽还支援了盔甲三千领,兵器上万,战马一千匹。除此之外,还有十五艘中型战船,用来保障慕容德水军封锁黄河河岸,拒止魏军渡河。

这些倒也罢了,在征求慕容德的意见之后,驻扎在北徐州的东府军兵马一万八千余人进驻琅琊郡边境。作为保护河东泰山郡和鲁郡的靠山。一旦魏军试图从这两郡突破黄河,则东府军随时可以根据慕容德的请求就近增援,成为阻击魏军东进的屏障。

除了这些之外,徐州还支援了帐篷车辆睡袋草席等物资,这些都是军中常用的物资,数量不菲。

虽然慕容德等人最为渴望的火器火药之类的强力兵器李徽压根不予考虑,但对慕容德而言,徐州的这些援助已经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他虽然明白,李徽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也是为徐州考虑,他们显然是希望自己成为徐州的屏障,组织魏军的进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利用。但站在慕容德的角度而言,这关乎自己能不能立足,大燕会不会国灭。从实际的情形来看,于己有益。所以,慕容德还是颇为感激的。

为了表达对李徽的感谢,慕容德派使者前往徐州去见李徽,携带了一些礼物。其中包括十名鲜卑族美少女,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处子。这也是目前慕容德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礼物了。不过据使者回来说,李徽并没有将这些女子收入私宠,而是赏赐给了东府军中的有功将领。慕容德对此大为讶异。他曾听说徐州李徽好色,宅中妻妾皆为极品美女,但没想到李徽居然将自己送去的女子送人了,可见传言不实。

“徐州李徽非同小可,不但文韬武略无双,更能克制欲望,不为女色所动。难怪当年皇兄对他推崇,此人的确是当世英雄,或成大事。”慕容德对身边人如此评价道。

对于慕容德身边的人而言,他们不关心李徽如何,他们只关心目前的处境。李徽不肯援助火器火药,自然是有私心。但这也可以理解。慕容青等人虽心中有些遗憾,但也没有抱怨什么。倒是慕容麟背地里说了一些李徽的坏话,无非是什么‘此人狡诈,不肯真心援助,拿我们当挡箭牌’之类的话罢了。不过慕容麟如今逐渐边缘化,众人也不拿他的话作数。

神经紧绷了一段时间,魏军完全没有渡河的意思。而且根据探报,魏军正在撤退到一些节点城池进行补给。消息说,

拓跋珪也回平城了,因为魏国即将迁都,要将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这当然是因为占据了关东大部分地方,都城远在盛乐不便管理。迁都平城距离关东更近,更便于统治关东。还有消息说,拓跋珪准备在平城登基当皇帝了。所以,一时之间,魏军应该没有渡河进攻的可能了。

对慕容德等人而言,这当然是个好消息。虽然有大河阻隔,又募集了一些兵马。但是如果魏军全面进攻的话,也未必能够守住黄河天堑。眼下慕容德一方最需要的便是时间。有了时间才能扩充实力,训练兵马,不管是自保还是以图收复,都可游刃有余。

在慕容德身边的众人之中,过的最不舒心的恐怕便是慕容麟了。本以为自己投奔慕容德之后,可以成为慕容德的主心骨,甚至可以操控慕容德行事。但如今的情形,非但没能成为慕容德身边的主心骨,甚至因为冒进导致不得不放弃邺城,这也成为众人排挤和诟病慕容麟的原因之一。

慕容麟知道,自己再不想办法做些什么,恐怕便不得翻身了。南安王慕容青如今无论从声望人脉上都比自己高了太多。这将是自己最为强大的对手。慕容德年迈又无子,将来他若归西,自己恐竞争不过慕容青。

在战事平息的这段时间里,慕容麟思来想去,决定还是从慕容德下手。只要让慕容德改变心意,让他对自己亲近,那么任命慕容青如何,自己都能上位。

六月中的一天,在一场议事的会议上,慕容麟当着众人的面提出了请慕容德登基为帝,扛起大燕的重责的事情。慕容麟知道,慕容德虽然嘴上说陛下尚在,绝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但是他心里却一直有这样的念头。他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在表面上不肯表露罢了。自己要提出来此事,便是顺了他的心意行事,他内心之中必然感激自己,对自己也会大大的改观。

慕容德依然如之前一样拒绝了慕容麟的提议。依旧是那套‘陛下尚在,老夫不可僭越’的说辞。

但是慕容麟这次不肯放弃,他摸透了慕容德的心理,他需要的是一个理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被人诟病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慕容麟已经替他找好了。

“叔王,我燕今日局势危难。中山告破之后,陛下不知所向。有说去了龙城,有说死于乱兵之中,至今为止,不得证实。也正因如此,我大燕上下人心惶然,迷茫而不知所为。就算陛下如传言中的人在龙城,中山已失,陛下恐也无心气了。我和陛下相处甚久,我对他还是颇为了解的。昔年父皇立太子之时,便颇有非议。段元妃曾在父皇面前评价过太子,说‘太子姿质雍容,柔而不断,承平则为仁明之主,处难则非济世之雄。’,可谓是恳切之言。如今已经证实了便是如此。我大燕如今需要的是如叔王这般的济世之雄。我大燕军民需要的一位雄主的率领,方可走出目前的困局。放眼天下,谁可为之,唯有叔王。当此危难之时,叔王怎可拘泥于事。此乃天降大任,叔王责无旁贷,当仁不让才是。若叔王登高一呼,天下军民必当振奋,斗志高昂,一呼百应。我敢预言,叔王一旦登基,河北之地英雄豪杰便会立刻前来投奔,我兵马将会迅速扩张,于大事将极为有利。还望叔王以大燕社稷为重,顺天下万民之所望,勇担此责。”

慕容麟一番话侃侃而谈,说的众人纷纷点头。其实众人早就多次劝说过慕容德自立,但都被慕容

德拒绝。今日慕容麟再次提及,众人其实也是愿意附和的。

当下众人纷纷表示赵王所言有理,希望慕容德不必推辞,要顺应民心民意云云。

慕容德当然想这么干,但是他所顾忌的还是慕容宝尚在,自己此刻这么干名不正言不顺。虽然慕容麟嘴巴上说出花来,也似乎颇有道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大燕皇帝慕容宝尚在龙城,这是事实。如果自己自立,便是在搞分裂,篡夺皇位。天下人不但不会支持自己,反而会指责自己,事情也许还会适得其反。不过慕容麟说的一些话也有些道理,如今必须要有人出来举旗聚众,这样更利于收拢各处力量,让他们有地方可以投奔。

“此事不可再提,我不会答应的。我慕容德岂是僭越之人。我这么做,如何对得起皇兄在天之灵?再也休提。”

慕容德还是给予了拒绝。

慕容麟不肯罢休,于是退而求其次,为慕容德找了个更好的台阶。

“叔王,要不这么着,叔王既不肯登基为帝,但为了大局也要有号召天下的名头。因为我大燕现在只有叔王力撑大局。叔王需得有封赏有功之将,发布命令的名头才是。叔王的范阳王爵位跟我们一样,这是不成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叔王当改进燕王之爵,成为我大燕诸王之首。这样既号召天下,又同诸王有高低之叛。进燕王之爵,当不违礼法,不算僭越了吧。”

慕容麟道。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谁都知道燕王爵位意味着什么,燕王便是大燕之王,当年慕容垂称帝之前也是自号燕王。这是所有王爵之中独一无二的爵位。就好比当年晋愍帝司马邺当年为汉赵所擒获之后,大晋无主,司马睿便自号晋王,既不称帝,但也亮明了招牌一样,是个体面的过度手段。

慕容德闻言心中狂喜,这绝对是个好主意。既能遂心愿,又能在表面上遵循礼法,两全其美。

所有人齐齐进言,慕容德假意再推脱一番,终于叹息着同意了慕容麟的进言。

数日后,慕容德于滑台进燕王之位,大赦天下,设立百官。慕容麟因为此次进言受到慕容德的宠信,慕容德任命他为司空,兼尚书令。慕容麟的谋划终于见了成效。

而另一边,因为慕容德的称燕王之事,慕容宝被迫走了回头路,隐匿于北平郡之中。

但不过十余日后,兰汗的弟弟兰加难抵达了北平郡。余崇信任的姚安将慕容宝在北平郡的消息禀报给了龙城兰汗。兰汗于是派兰加难率数百骑来到了北平郡。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