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文学

第7文学>[天幕]皇帝聊天群 > 11第 11 章(第2页)

11第 11 章(第2页)

武曌,则是榜上唯一的武姓皇帝。

既开国也亡国的皇帝,有先例王莽。

但亡国之君应如王莽这般位居声誉榜末尾,怎会是武曌这般位居前九之列?

………

秦念懵了。

“以酷吏之法,何以得民心?”

这话说的好像武则天不任用酷吏一样。

武则天在登基之前就在用酷吏清除异己,直到万岁通天二年才结束酷吏统治。

就算武曌拿的是清算酷吏之后的剧本,也不该问出这句话。

不对。

一个人的人设出问题,那可能是这个打工人不敬业。

李世民、武则天同时出现严重的违背历史人设,就只能是她理解错误。

秦念不认为那么有钱的甲方,会给这两位安排比刘弗陵更差的演员与人设。

【刘彻:又与你何干?】

【武曌:朕问的是秦念。】

问的是她?

秦念的疑惑迎刃而解。

如果“张汤,酷吏也”也是在问她,那就说得通了。

看似是在说张汤是酷吏,实际上是在问她依法治国何以得民心。

嘶……

这也太隐晦了吧?

秦念感慨日薪两千,果然不好赚。

………

刘彻也意识到李世民和武曌二人实则是在询问秦法之事。

虽然他采纳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尊崇儒术,但是刘彻非常清楚——

独儒家之学不足以治国。

于是刘彻不跟这两人计较,先去处理政务:

免去庄青翟太子少傅之职。

【秦念:酷吏是刀,刀锋指向谁由君王决定。有人持刀杀人,不去指责人却去指责刀,这对吗?】

作为被指责的酷吏,张汤完全不赞同秦念所言。

他受陛下宠爱才能位至三公,而获取宠爱的手段是揣测圣心,排挤整治其他大臣献媚取宠是他刻意为之。

怎能以他的过错去指责陛下?

武则天看着自己又下降了几个名次的民心,倒是不像之前那般在意。

汉武帝民心骤降百名,都不能改其志。

倒是秦念将酷吏之罪归咎君王,其民心却毫无波澜。

其依法治国,亦任用酷吏,却不会伤及无辜?

【李世民:汉武帝想要加罪的人,张汤就加以重判;汉武帝想要宽赦的人,就减轻其罪。如此媚上,不是臣子应该做的事情。】

秦念知道,现在不是在论张汤个人的过错,而是儒法之争。

儒家认为君王应当贤明,不贤就该上谏,媚上那叫佞幸。

法家主打法为君王服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