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德小声询问道。
“自己琢磨的。
那船造出来以后,我也上去看过,除了下层货仓宽大点,没看出和咱们的船有什么区别,也就是那帆看着远绵绵的,没有硬木为骨,我还真担心风大把帆吹破了。”
徐邦瑞开口说道。
“兄长,我这次转到来南京,之前信上就说了,主要是看看船厂和负责火器制造的军器局,看看他们的火器制造。”
魏广德开口说道。
“也不急在今日,今儿晚上我给你接风洗尘,明天我陪你去船厂,后面军械局我都陪着你去看看。”
徐邦瑞开口说道。
“那,我们先进城?”
魏广德笑道。
“好,进城,你这也是故地重游了,有快二十年没来南京了吧。。。。。。”
拉着魏广德,徐邦瑞边走边说道。
隆庆年魏广德回江西,倒是路过南京,但没进城直接就离开了。
而之前最后一次进南京城,还是嘉靖末年,刚好赶上振武营兵变那会儿,他还参与平乱来着。
晚上的接风宴,南京城里从守备太监王景到六部侍郎,满城勋贵全部到齐,阁老到南京,历史上真不多见。
酒席上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不管熟不熟悉,这时候都是说着奉承话,一个劲赞扬着皇帝英明,内阁公允,把国朝大小事儿处理的妥当。
好吧,虽然在此前,或许这里许多人背地里把内阁一杆阁臣骂的狗血领头。
毕竟,内阁这些年的动作,实实在在伤害了不少人的利益。
不过能混到这里来的,都是逢场作戏的高手,自然不会漏出怯态,于是就是宾主尽欢散场。
第二日,日上三竿魏广德才起来。
收拾利索后,徐邦瑞也得到消息过来了,说起今日行程。
“要不休息两日,京里反正也没催。
落座后,徐邦瑞就开口说道。
魏广德住在魏国公府旁边的别院里,这是早年就送给徐江兰的嫁妆之一,供魏家人来南京有个落轿之地。
“兄长,有些事儿,我还是要尽快处理了才能安心。
如果今日合适,我们就先去龙江船厂看看。”
魏广德开口道。
“你啊,这么拼命做什么,这舟马劳顿可不好受。”
徐邦瑞只是摇摇头,也不再拒绝,安排人备好车轿,就和魏广德去了船厂。
龙江造船厂是明代洪武初年在都城应天西北隅设立的官办造船机构,由工部分司直接管理。
该厂下设提举司统筹造船事务,并设立六大专业作坊和看料铺舍等工作间,工匠主要来自浙江、江西等沿江沿海地区的四百余户匠籍。
其造船能力涵盖战船与运船两大类别,所造战船类型包括四百料战座船、二百料战船等六个等级,其中“料”为明代船舶载重单位,每料约合100斤。
别觉得四百料和二百料船小,才不过二十吨级,这不过是前些年的生产计划。
说穿了,大明停止下西洋行动以后,船厂就没有了大船的建造计划,也就是早点巡江船和漕船,自然不可能继续往大了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