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对“国家”概念的理解导致认知的不同造成的。
中国古代历史传承的朝代更替,本质上其实就是政权间的领土征服。
大明政权征服了元朝的领土,元朝则征服了宋朝的领土。。。。。。
而在西方,似乎受到领主契约的影响,国家首先是依附于领主。
即便西班牙和葡萄牙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但因为两国已经形成各自独立的意识形态,所以也不能接受统一。
强大如拿破仑也做不到。
不得不感谢秦始皇帝,没有他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中国。
而此时魏广德看着胡峻德说道:“因为刚死的葡萄牙国王没有留下子嗣,而西班牙国王是他的外孙。’
“啊,这。。。。。。”
中国也有通过血缘关系判断远近亲疏的传统,葡萄牙国王死了,没有子嗣继承的情况下,肯定是选择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亲属继承他的一切。
没有留下子嗣,外孙继承,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这是此时胡峻德的想法,不过那是普通家产,而不是一国。
很快,胡峻德就想明白了,国王死了,可以找以前的宗室来选择一个最亲近的亲王来接替,不可能有外孙继承的道理。
就好像正德皇帝一样,如果因为弘治皇帝没有其他子孙,所以是找的弘治皇帝的亲兄弟家的儿子,也就是嘉靖皇帝继承皇位,而不是找弘治皇帝的外孙。
胡峻德不认为葡萄牙王室会出现几代、十几代单传的情况,所以到这里,西班牙国王的心思昭然若揭。
王国不是普通家产可比的,肯定是找其他亲族,而绝对不可能是外孙这样的人来继承,何况他还是西班牙国王。
“那会发生战争吗?”
胡峻德忽然问道。
魏广德摇摇头,书信里没有说,因为西班牙国王派出军队,以武力强行戴上了葡萄牙国王的王冠。
不过使团认为,这样的情况很难持久,葡萄牙国内贵族大部分并不承认西班牙国王的继承权,而且已经得到周围国家的支持。
到目前为止,使团没有表态,即便西班牙国王在大明和葡萄牙的协议书签字,同时还要求葡萄牙国内给明人自由身,也就是完全支持,配合大明使团在欧洲的活动,解救在葡萄牙被奴役的明人。
魏广德此时已经眉头深蹙,他嗅到一丝不好的迹象。
教皇西班牙的支持,自然西班牙也要做出让教皇满意的动作。
现在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反对西班牙,实际上也就是反对教皇的命令。
一旦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难以避免就是爆发战争。
一旦开战,那西班牙还有银子和大明进行贸易吗?
西班牙银子输入的中断,对大明正在发展的经济无疑会是沉重打击,一个不好可能会诱发明朝经济危机。
好吧,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是哪一年,在哪一国爆发的,魏广德不确定。
但是,如果欧洲开战,那可能未来的历史书上就会记录,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源自大明,因为产能过剩造成的危机。
工坊破产,工人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