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文学

第7文学>別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 第421章 大唐的麻烦(第3页)

第421章 大唐的麻烦(第3页)

面对唐皇的疑问,魏徵亦是满心无奈,无法给出解答。甚至,在他內心深处,还隱隱生出对唐皇的些许抱怨。

吕洞宾所为,用一个字便可概括——义。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此乃天经地义之理。只是,这天经地义所针对的对象,却是大唐,是李世民,这也难怪李世民心中会满是不满。

“唉!”魏徵长嘆一声,劝道:“陛下,不如诚心与那吕洞宾沟通一番,向他认个错吧。”

魏徵此言一出,李世民面色瞬间变得极为精彩,既有愤怒,又有恼怒。

然而,还未等李世民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乘龙立於天上的吕洞宾,再次开口言语。

“凡夫俗子,只以为欺世盗名並无大碍,却不知车迟的种种神物,皆因有道门神力与师尊伟力庇佑,方能代代繁衍,年年高產。如今,大唐欺世盗名,这些神物已然到了大限,再难延续。”

“若当初大唐不起欺世盗名之心,也不会落得如今这般局面。”

吕洞宾的声音再次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一时间,整个长安城一片譁然。

在这满朝文武皆束手无策之时,唐皇李世民忽然想到了李淳风。李淳风昔日曾出使车迟,或许如今能与来自车迟的吕洞宾搭上话。

然而,李淳风早已离开大唐。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將目光转向李淳风的传人。

他赶忙派人去寻李淳风的传人,也就是陈茂生。只是,李淳风的传人究竟是谁,旁人並不知晓。唯有袁天罡,作为李淳风的挚友,对此略知一二。

袁天罡倒也不推脱,只是並未直接应承下来,而是说道:“陛下,贫道可前去邀请李淳风之徒。”

“袁爱卿速去。”唐皇李世民此刻只能將希望寄託於此。

袁天罡领命,隨即离开朝堂,去寻陈茂生。

此时,吕洞宾从皇宫上方隱没於云雾之中,而整个长安城內,议论之声却此起彼伏,不绝於耳。

无人质疑吕洞宾的话语,百姓们议论纷纷,渐渐生出诸多怨气。这些怨气的產生,也在情理之中。

百姓们將怨气归咎於朝廷,归咎於李唐皇室。毕竟,欺世盗名的是李唐,增税加赋的也是李唐。

如今的大唐,正逐年走向富饶。可这富饶的背后,却是税赋的不断增加。

此前,隨著一系列农作物的推广,亩產动輒可达千斤,许多百姓家中粮食堆积如山,无处存放。

见此情形,不少大臣纷纷上奏,建议可適量增加赋税。唐皇李世民也一一应允。

於是,税赋逐渐增多,且不断加重。原本的税赋,一次又一次地增加,直至如今,农民地中若亩產千斤,竟要上缴一半还多。

虽说相比以往,如今农民到手的粮食確实有所增多,但如此夸张的税赋比例,仍令人心惊胆战。

除了普通农民,一些佃户所受的剥削更为深重。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虽大多能吃饱饭,但地主和官府却愈发富饶,粮仓满溢。

甚至,有些地主家的粮食都因存放过久而腐烂。

这般赋税之下,百姓们能吃饱饭確是事实。但他们也清楚,能吃饱的前提是土地里的农作物足够给力,亩產足够高。

若是换做以往,如此高的赋税,恐怕无数百姓依旧要终年劳作,却终年难以饱腹。

过去,虽说赋税沉重,但好在能吃饱饭,百姓们倒也没什么怨言。(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