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文学

第7文学>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83章 死亡的信使(第2页)

第783章 死亡的信使(第2页)

很快,空气中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焦糊气,被一股温暖、朴实、带着生命希望的粥米香气所取代。

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火光跳跃着,映亮了他们沾满烟尘、血迹斑斑的脸庞——有初经战阵后难掩兴奋的青涩,有老兵劫后余生的沉稳,也有对逝去袍泽无声的哀恸与庆幸自己还活着的复杂情绪。

,!

短暂的休憩,是喘息,更是为了下一场更猛烈的风暴积蓄力量。

……

……

三月二十四日,黎明将至未至,天地间被一种压抑的灰白色所笼罩。

细密的雨丝悄无声息地落下,如牛毛,如花针,轻柔却又连绵不绝,浸润着饱经战火蹂躏的利州城。

雨水顺着冰冷的青灰色墙砖流淌,冲刷着昨夜激战留下的暗红血污与焦黑烟痕,汇成一道道浑浊的溪流,淌入同样被染红的护城河中。

冰冷的雨水打在城头守军厚重的甲胄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寒意透过甲叶缝隙,直往骨头缝里钻,让本就疲惫不堪的士兵们更添几分瑟缩与麻木。

“下雨了……”一个年轻的南诏士兵倚在冰冷的垛口后,喃喃低语,带着浓重的异族口音。

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接住几滴清凉的雨水,脸上紧绷的肌肉竟奇异地松弛了一瞬,露出一丝近乎天真的舒缓。

这潮湿微凉的空气,让他恍惚间嗅到了家乡澜沧江畔雨季的气息,一丝微弱的慰藉暂时压下了心中昨夜那如同噩梦般的恐惧——那撕裂夜空的巨响,那吞噬生命的炽热火光,那同伴在眼前瞬间化为焦炭的景象……

然而,这淅淅沥沥、本该带来宁静的雨声,听在利州守将张玉祥耳中,却如同千万面催命的战鼓,密集地敲打在他紧绷欲裂的神经上。

他独自伫立在北城楼箭楼的阴影里,透过迷蒙的雨幕,死死盯着城外那片被夜色和雨水模糊的原野。

那里,曾是昨夜他雄心万丈、率精锐倾巢出击的战场,如今,却成了埋葬他麾下两万多大好男儿的巨大坟场!

一夜之间,利州军主力折损过半!

连同驰援的南诏猛士和蜀中杨国忠派来的杨成乐部,总计超过两万具尸体永远留在了那片焦土上!

冰冷的悔恨与灭顶的恐惧,如同两条交缠的毒蛇,狠狠噬咬着他的心脏,几乎让他窒息。

他扶着冰冷的石墙,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

“将军,”亲兵统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刻意压低了音量,却难掩忧虑,“城中守军,加上昨夜陆续逃回的溃兵,尚有一万三千余人。粮仓充盈,足支一年有余;滚木擂石、火油箭矢等守城器械齐备。利州城高五丈,池阔三丈,乃蜀北雄关!只要我等上下一心,据城死守,凭险而战,敌军纵有十万之众,短期内也休想撼动分毫!”

他试图用这些冰冷的数字和坚固的现实,为张玉祥注入一丝力量。

张玉祥猛地吸了一口带着雨腥和硝烟余烬味道的冰冷空气,强行将翻涌的绝望压下喉咙。

是啊,城还在!人还有!粮草军械充足!还有希望!

他必须稳住,必须撑住!

然而,昨夜逃回后,在临时帅府内那场充斥着硝烟与绝望气息的“会商”,如同浸透冰水的鞭子,再次狠狠抽打在他的心上。

南诏主将蒙舍龙,身形如铁塔,裹着一件湿漉漉、散发着浓重野兽膻味的黑色兽皮大氅。

他脸上那道从眉骨斜劈至嘴角的狰狞刀疤,在昏黄油灯下如同活过来的蜈蚣,更显凶悍暴戾。

他毫不客气地一脚踏在胡凳上,蒲扇般的大手“砰”地一声重重拍在硬木桌案上,震得杯盏乱跳,操着生硬而粗嘎的官话咆哮:“张将军!我蒙舍龙带着南诏最勇猛的战士,翻山越岭来帮你打仗!昨夜一战,我的勇士折损过半!尸骨都找不回来!这账,怎么算?!”

他布满血丝的铜铃大眼死死盯住张玉祥,贪婪而强硬,如同盯上了猎物的饿虎,“粮!立刻!双倍的粮草!还有抚恤的金子!要足!要快!不然,我的勇士们饿着肚子,可没力气替你守城!他们的鬼魂,会回来找你!”

话音刚落,另一个冰冷刺骨、带着浓浓讥诮的声音响起:“哼!”

蜀将杨成乐,身着一套明光锃亮、装饰繁复的华丽明光铠,那是杨国忠亲军的标志。

他面色苍白阴鸷,狭长的眼睛微微上挑,眼神里充满了倨傲与毫不掩饰的鄙夷。

他慢条斯理地踱到张玉祥面前,声音尖细,如同毒蛇吐信:“张玉祥!昨夜大好局面,稳守即可,你偏要贪功冒进,葬送全局!若非你指挥失当,急于求成,何至于此?杨相爷命我率精兵前来助你,是信任!是恩典!如今损兵折将,叫我如何向相爷交代?!”

他微微俯身,一股阴冷的气息压迫着张玉祥,“识相的,立刻修书一封,言明此败全因你刚愎自用、轻敌冒进,与我杨成乐和蒙舍龙将军毫无干系!字里行间,要写清楚你的罪责!”

他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否则……哼,待相爷降罪下来,莫怪本将……不讲情面!到时,只怕你这刺史之位,连同项上人头,都未必保得住!”

张玉祥只觉得一股灼热的血气“轰”地一声直冲顶门,眼前阵阵发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