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这家伙似乎什么都懂——但永远都……
“……不过,也没那么需要它就是了。”林心想着。
(不能在剧情中表达出自己对系统的依赖性。)
“就算头疼,也还是得做一些事情啊——唔……嗯。抑制随机效应的办法,我们很需要!
接下来大部分时间内我可能都需要花时间来处理这件事了。
如果安娜找我的话……你帮我推掉:那些不怎么重要的事情。”林平静的向系统说着。
“好的,尊敬的宿主。”
“……给我转接一下之前那名丧尸娘的情况——另外,总结一下她这段时间的精力。”
这段时间自己都握着主角权,对方的剧情肯定没有办法花费太多的篇幅——应该两三句就能够总结完毕。
自己也没必要追着系统询问细节,这反而会让随机效应激发出一定的影响……反而不好。
“好的,尊敬的宿主:正在读取数据:系统检测到:【代号:先驱一号】的萌娘在与目标敌人接触之后,便被邀请到了一个特殊地图中做客,模拟世界中的残缺版系统认定:这个地区又称为类似于主城的潜质。
先驱一号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款待,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危险。”
系统解说着。
——————————
(最后补充一点哈:(果然这种剧情既耗费精力又不受欢迎……)
林为什么会默认,自己想到的:通过研究随机效应来模拟作者的某一种权柄的想法,已经被观测者们知道了呢?
原因很简单:【她没办法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会被观测),所以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往好的方面想:如果观测者们没有知晓她的想法:那么旁白一定会补充必要的信息!没补充?那是旁白的问题!
(咬牙切齿!)
在这种情况下,她多做的那部分准备,可以看做是一种设计冗余(人话:反正多做了也不会扣分!)
但如果旁白已经提到了她所想到的那些想法,这种情况下,没有做足准备的林一定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反过来,在往后。
林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对观测者们下的那个套——一定不会被观测者们意识到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和前面那个不太一样。
因为观测者要么认为林会采取行动(取代作者们的权柄),要么觉得林不会采取行动(不取代),
如果是前者,观测者们必定认为:林会朝着这个特定的方向前进,那么它们就会贡献出,林所需要的那种,对于世界的影响与改变。
如果是后者,观测者们不认为:林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但这会和接下来,林要做的事情相悖,换言之,林接下来的行动,会削弱这部分观测者们的观点——促使它们朝着另一种立场转移。
因为在【是与否】的问题上不存在第二种选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观测者们还是会按照林预期的那样发展……
(犹豫)
大,大概吧……我也不太懂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