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大愿,骑六牙白象(象征愿行坚定),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强调将智慧落实于行动,如《华严经》中行愿品所示。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梵语Avalokite?vara),意为观世间音声,闻声救苦。
大慈大悲,千手千眼化身(普渡众生),救拔一切苦难。
平等无私,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分贵贱普施救济。
地藏菩萨,地藏(梵语K?itigarbha),意为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
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专救堕恶道众生。
代表孝道精神,传说中为救母发大愿,强调报父母恩(如《地藏经》所示)。
他们的道场分别在五台、峨眉、普陀、九华。并称佛教四大名山。
四大菩萨的教义共同构成了大乘佛教自度度他的完整路径,引导信众在智慧、行为、慈悲和誓愿中圆满修行。
维度跳转;
修菩萨道,自然是需要具备菩萨之德性,菩萨之精神,学佛菩萨,学的就是这个精神,这份力量。不然修不得。
例如;你想开车,但你光想而不开车,这就是痴人说梦。
你想修成菩萨道,不学菩萨的精神,不学菩萨的智慧,同样是痴人说梦。
当你想开车,去学,开久了你就会了。
当你想修成菩萨道,去学,做久了你也就是了。
修行没有那么复杂,只是人复杂与无明把它弄复杂了。
你若如四大菩萨那般去有智,悲,行,愿的力量,又怎么可能不得菩萨境呢?
反之;修道之人,取道的智,有道的悲,行道的事,得道的愿,自然有道加持己身。
有人说;师父我悟性不够,洞察不到天道。有人洞察得到学就是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为知识,悟为智慧,一边学一边悟,即长了知识也开了智慧。
别的不是你的障碍,唯一障碍就是;又信又疑惑,又好奇其它的,以至于会修的极度缓慢,甚至是止步不前。
就像五气朝元这句话,听着很牛逼吧?一听就好奇,就是不懂到底什么叫五气朝元。
来吧,师父告诉你;
五气朝元前面有句话叫三花聚顶,常言讲,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三花聚顶,源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花的花也叫作华,表达人体精气神的荣华。三花指,天花,地花,人花。人花为炼精化气,达到精满不思欲的境界,生出铅花。
地花为炼气化神,达到气满不思食的境界,生出银花。
天花又指金花,脱壳还虚,归入虚空境界,达到神满不思睡的境界,生出金花。
聚顶指头顶百汇,又叫泥洹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