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他姓汤。”
大牛挠挠头:“他也没说过啊。”
“也不知道他多大,家在哪里,就知道他很厉害。”
赵英男看向先知婆婆,后者同样无辜的摇了摇头:“老头子曾经说过。”
“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叫什么不吃饭。”
“我竟也不知道,他真名是什么。”
大牛道:“啊……”
“连婆婆你都不知……”
“那这墓碑怎么写?”
人活着的时候,都不在乎名字。
死后还在乎么?
赵英男知道,师爷是个极度不在乎虚名的人。
化指为刀,在石碑上刻下几个大字:
大明
一品大元帅
汤师爷之墓
。
往后一段时间。
赵英男认真研读了师爷留下来的《治国表》。
里面列举了很多治国的方略。
怎么和百官相处。
如何制衡文官,武将,宦官,外戚……
如何对待百姓,如何防止贪污,如何制定政令……
字字珠玑。
如珍如宝。
饶是赵英男这个后世人,也觉得师爷说的非常透彻。
师爷没当过帝王,却能写出这等帝王术。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这本书更是融合了师爷一辈子的智慧,从土地,人口,财富,天灾,外患等各方面分析。
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坚持不过三百年。
还提出了各种对策。
赵英男合上书本,淡淡一笑:“师爷,你的思想还是前卫啊。”
“这还是古代。”
“你就能想到共产社会了。”
“我就提了一嘴,人人有有饭吃,人人有活干,人人有房子住……”
“没想到,你还上心了。”
随手将《治国表》存入储物空间,赵英男拿起另外一封信。
一封川州赵布祝寄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