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文学

第7文学>刘宋风云 > 第1072章 武城之战(第1页)

第1072章 武城之战(第1页)

魏军士卒见县衙大门关闭,知道里面还有人,于是开始劝降,然后迎接他们的是箭矢虽然不多,但是魏军士卒站的比较密集,所以被射倒了十余人。

魏军士卒大怒,百夫长立刻下令进攻。

随即,一队弓箭手向着县衙院墙后面进行抛射。

不过效果并不明显,随后,百夫长命人找来梯子开始攀爬院墙。

由于院内人太少,根本防不住,很快魏军士卒就冲进县衙,此时县令和县尉带着十余人退守县衙大堂。

几人个个身上带伤,县令虽然是文官,但是依旧持剑而立。

魏军一名偏将来到大堂外。

“如今绛幕已经被我大魏占据,为何还要负隅顽抗,放下武器,可保全性命。”

县尉如今已经多处受伤,没有力气反驳,而县令站出来道∶“本官身为大宋官员岂能为苟活而向蛮夷投降,今日本官为大宋尽忠,日后我大宋铁蹄必将踏破尔等蛮夷之国。”

说罢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横剑自刎。

其余宋军士卒在县尉的带领下发起最后的冲锋,结果已经注定。

绛幕城破,但是守军无一投降,这让拓跋伏罗很是气愤,同时心情更加沉重。

这样悲壮的情景他不是第一次经历,以前攻破宋国城池也有这样的事情。

这让他不理解,为何可以选择保住性命,最终却非得兵败身死。

虽然了解汉文化,但是,作为魏国宗室鲜卑出身的他不理解汉人的气节。

当初汉使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依旧坚贞不屈,最终返回大汉。

虽然自从五胡乱华,北方汉人十不存一,但是依旧有人站出来反抗。

尤其宋国日益强大,而且对魏国屡次发动北伐,这让那些汉族百姓看到了希望。

哪怕普通百姓,都向往大汉时代的强盛,希望宋国能够收复故土。

这也和魏国政策有一定关系,虽然魏国高层推行汉化,希望能够更好的统治北方,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汉人百姓这个时候还不像后世清朝百姓已经麻木,这个时候的百姓可是不希望蛮夷来统治他们的。

不过刘义隆的想法就简单了,毕竟杀戮解决不了问题,在他看来,民族融合不可阻挡,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壮大自己。

只要能够接受汉文化,就是自己人,汉文化的同化能力很强大,匈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当初留在汉朝的南匈奴诸部已经彻底的融入汉族。

就像五胡乱华中建立汉国的刘渊就是匈奴人。

刘渊所在的匈奴部落,因久在汉地,汉化程度较高,故刘渊自幼就拜上党士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特别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并大体上可以将这些书籍的内容背诵出来。

这就看出,当时的匈奴已经被基本汉化。

就从其所立国号就看出他基本已经被汉化。

拓跋伏罗叹了一口气,知道如今宋国势大,魏国只能徐徐图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