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平笙沉了口气,实在不想接他这种蠢话,于是站起身,眉眼冷淡:
“臣不是很明白珣王殿下的话,迁怒?臣何曾迁怒了?”
珣王愤然而起,满脸控诉,“你还说没有?既然没有,你为何逼着青鸢即刻去和亲?”
箫平笙修眉高挑,“珣王殿下此言,属实有些莫名其妙,臣,逼着庆和公主去和亲?”
“不正是因为她是大楚三皇子挑中的和亲人选,才册封的公主之尊?和亲是她的使命。”
“那也不用这样急!缓个几月又何妨?若不是你那日在殿上提起,这事明明可以拖一拖。。。”
“早晚的事。”,箫平笙不耐的打断他,“万事都宜早不宜晚,拖什么?拖一拖她就能不用去和亲了?还是能让别人去?”
被他说穿了心思,珣王面色一僵,噎的喘了口粗气,瞪着眼无话反驳。
原本他是想着先拖一拖,然后再寻机换个人做庆和公主的,反正大楚皇都路途遥远,人送了过去,他们还能退回来不成?
但这些话,他真没法跟箫平笙说。
他不说,箫平笙也早知道他揣的什么心思,没拆穿他,只冷漠转身,淡淡扔下一句。
“王爷若是闲的无事,可去别人府上找茬,平笙很忙。”
于是,珣王在这里受了气,想起朔王曾提点他两句,转而又去了朔王府。
去时,朔王刚捡起玉箸准备用午膳,瞧见他来了,连忙吩咐穆高再摆副碗筷,继而笑的温文尔雅,开口询问。
“瞧三表兄面色不郁,可是在何处受了气?”
珣王磨了磨牙,眸光锐利,一撩广袖拍了桌子。
“你惯与箫平笙在一处,你告诉本王,他是不是因着他那未婚娘子曾与苏二郎有婚约,故而瞧苏家不顺眼?”
朔王带笑的唇角略略抽搐,目光透着几分微妙,慢悠悠打量他一眼,继而搁下玉箸,轻咳一声。
“三表兄在箫平笙那儿受了气啊?”
“还不是因为上次青鸢的事?你说,和亲真就迫在眉睫?一月两月都不能缓?堂堂一品护国大将军,怎么就如此小肚鸡肠?!连个小姑娘都要针对,青鸢嫁不嫁,碍他何事了!”
朔王手肘搭在桌沿,默默听完,面露深思蹙起眉,语重心长地开口:
“三表兄,这事我那日不是与你说过了?国事当前,大局为重,礼部送嫁的依仗都拟了册子呈上去了,日子也定了,你跟他较的什么真儿?”
“看你如此上心,可是念着与庆和公主表兄妹的情谊